扫地老僧在 2007.09.08 的文章《对中医说两句》,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到了一些中医问题讨论中说得比较少而又很重要的三个特点:1、崇老;2、知识传播不畅通;3、缺乏量化指标。其中谈到知识传播不畅通时,说道:
知识的传播极不通畅
西医的最新研究结果绝大多数都能见诸论文,在互联网,图书馆里都能免费的查到最新的西医论文。所有研究者都以自己的论文被别人引用为荣,这样大家的知识得到充分的交流,每个西医研究都是站在全世界成千上万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前行,自然更容易获得突破。 而研究者的利益则通过专利制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而在中医圈里,大家推崇的是秘方,一旦知道哪个药方有奇效,不是立刻公之于众与大家分享,而是千方百计不让别人知道,好保证自己独享利益。传诸后世时还经常有传男不传女之类的习俗。这样每个新的中医研究者,他研究的基础基本还是上千年前的那几本医书,很多东西要自己从头琢磨。人家西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中医呢,要自己腿着前进,只会被越拉越远。
进入现代后,也能见到有中医的论文了,但几千年沉积下来的陋习还在这个行业中根深蒂固。
https://www.xiaohui.com/weekly/070914-herbalit-doctor.htm
我不懂医学,最近的中西医之争,各种各样的院士、砖家、教授们,还有代表各方利益的枪手们,混战成一团,媒体上打得热热闹闹,但对我来说也只是看个热闹而已,轮不到我去摇旗呐喊。:) 不过老僧这篇文章里说到知识的不畅通与保守,我倒有同感,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
外公是一个慈祥的老人,如果还在世的话,就是一个百岁老人了。:) 他有一个秘方,能治小孩夜惊、不安、厌食等症。如果有人还找他帮忙,他答应下来后,一般在第二天早上背把锄头出门,晌午时分回来,挖了一些草药的根茎,然后用布缝一个小包,做成一个小药袋,包起来挂在小孩的胸前。我小时候六七岁时,不爱吃饭,母亲当时也去求外公给我做了一个戴过。小药包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没事的时候就可以拿到鼻前使劲嗅几口,很舒服的一种感觉。那个香味可以历经一个月都不消散。
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包里是什么东西,在哪里挖的。小时候的我觉得很神奇,就问母亲,你怎么不跟外公学这个啊?母亲说,这个是祖传下来的方子,要看你外公想传哪个了。这个偏方在我们那个地方小有名气,经常有做妈妈的去请求外公做这个小药包。外公也从不收钱,了解他的人最多送两瓶谷酒。初中毕业后我就离开了家乡,外公去世后,有次回乡问起姨舅,都说没人会这个方子了,于是这个偏方也就失传了。 :(
我在扫地老僧的文章评论里跟贴说了这事后,他也说了件亲身经历的事:
我当年得慢性肝炎是靠一个偏方好的,可惜当时那个给我偏方的医生后来交通事故去世了。因为去世特别突然,他连自己的老婆儿子都没来得及告诉这个偏方怎么做。每次他给我们药的时候就是一个小纸包,里面有配好的药粉,谁也不清楚里面都是什么东西。他这个偏方在当地很有名,可惜从此就算失传了。
可见许多传统的好东西,由于知识的传播不畅,就此失传,很是让人叹息。幸好,我们现在有了网络,分享与传播,是这个网络时代最核心的本质。对于中医来说,或者这个转变是缓慢的,但毕竟有着几千年的沉淀在这里,如果有了良好的机制,我想,对中医的研究,应该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