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兴东
三、Linux诞生了
1991年夏,也就是Linus有了第一台PC的六个月之后,Linus觉得自己应该下载一些文件。但是在他能够读写到磁盘上之前,他又不得不编写一个磁盘驱动程序。同时还要编写文件系统。这样有了任务转换功能,有了文件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就成了Unix,至少成了 Unix的内核。Linux由此诞生了。
如果Linus没有在Minix新闻组中谈论Linux,那么新生的系统很可能就夭折了。一开始他向赫尔辛基大学申请FTP服务器空间,可以让别人下载Linux的公开版本。“Linux是我的工作名,但如果我把它作为正式名字,别人肯定会认为我是一个自大狂,不会把Linux当回事。于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很糟糕的名字:Freax。是Free(自由)+Freak(怪诞)+X组成。但负责FTP站点的Ari Lemmke不喜欢这个名字,他还是用Linux这个名字。
1992年1月,大概只有100人左右使用Linux,但他们为Linux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洗礼。这些早期的上传和评论十分重要。尤其是那些同行们为修补代码错误而上传的补丁。Linus很偶然地闯进一个在线Karelia,开始着手将他的Kaievala的补丁拼凑起来。在网上,任何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基本的Linux文件。E-mail使他们可以方便地进行评论并加以改善,而Usenet新闻组则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论坛。Linux以个人的产品起步,而变成了一个百锦图,成了走向相同的黑客们的一场运动。
既使通过黑客的补丁将其不断改善,但内核本身并没有多大用处。Linux的腾飞必须具备其他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自由软件基金(FSF)的GNU计划。GNU的目标就是要编写一个完全免费的 Unix版本—包括内核及所有相关的组件,可让用户自由共享并且改写软件。而Linux无疑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通常一个操作系统要等待别人根据它来写相关的应用程序,而Linux却反其道而行之,Linus将Linux进行改写,使其与GNU现有的应用软件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Linux一夜之间就拥有了图形用户界面。
Linus也采纳了标准GNU技术许可方案,名为“Copyleft“(简称GPL)。这种通用公开授权,允许用户销售、拷贝并且改动程序,但你必须将同样的自由传递下去,而且必须让你修改后的代码也免费公开。这一举措成了Linux成功的强大力量。首先,它大大促进了商用领域的繁荣,虽然Linux可以网上免费下载,但30美元一套的CD-ROM比自己下载更方便、更经济也更快速。同时这也大大刺激了程序员的积极性。这种许可方式可确保他们的工作免费传播,不会被逐利之徒所利用,或锁进专有产品之中。
也就是说,GPL为Linux黑客们的网络新部落提供了一套成文的“宪法“。你可以进行开发和赢利(黑客也得吃饭),但源程序必须免费公开。
1994年3月,正式的Linux1.0版发布,它的出现无异于网络的“自由宣言”。从此Linux用户迅速增加,Linux的核心开发小组也日渐强大。在Linux所包含的数千个文件中,有一个名为Credits的文件,里面列出了100多名对Linux有过重要贡献的黑客,包括他们的名字、地址以及所做工作。其中的软件都是经过“优胜劣汰”的达尔文式的选择方式所生存下来的。
Linux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所有的黑客都可添加额外功能并完善性能。所谓的β测试也不是修补漏洞,而是集成过程。
1994年,Marc Ewing成立了Red Hat软件公司,成为最著名的Linux分销商之一。他说:“Linux和自由软件社区可以看作是真正的知识界精华。”由于这种独特的开放性,使Linux几乎支持任何一种平台,从英特尔386至Pentium II,以及Alpha、SPARC、MIPS等。不久前发布的Linux2.0版,已经提供了64位处理能力(而许多Unix以及Windows NT还是32位阶段),还具有对称性多重处理及更先进的网络功能。用户数已经突破千万大关,出现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发展中国家,Linux更是理想之选。
当Linux第一次出现时,仅有10000行代码,如今光是内核就有100万行。而数以千百计的辅助软件更是组成了一支壮观的Linux大阵营。
Linux的黑客们包括Linus本人,似乎对编写应用软件不感兴趣。但随着Linux市场扩展,商业公司也开始弥补这一欠缺,包括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形软件等强劲的桌面应用软件已经纷纷涌现。
四、最知名的程序员何以维生?
1996年底,正当Linux如火如荼之际,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Linus准备离开赫尔辛基,闯荡硅谷,加盟一家不知名的计算机公司Transmeta。许多人怀疑这会不会给发展中的Linux造成致命的伤害。但许多老资格的开发人员和商业公司都很自信,因为Linux已获得了足够的发展动力。Linus为什么要到Transmeta ?“我无法告诉你,”他腼腆地说,“但在合同中规定,我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做Linux。”
Linus花了整整七年时间,才获得赫尔辛基大学的硕士学位。因为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进了Linux。当他完成硕士论文时,他必须面对任何一个大龄黑客都必须面临的永恒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我将何以维生?
有些人象Matt Welsh一样,继续留在学术圈中;有些人如Hannu Savolainen,销售商用Linux软件,如声卡驱动程序。而Linus对创办自己的公司并没有兴趣。但是,他也愉快地承认,自己也有一些黑客的欲望,比如有些钱。“当然钱不会成为我生活的主要目标。”
Linus做如此选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需要一种新的挑战。他很坦诚:“如果Transmeta进展顺利,我只需工作就会很有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对Transmeta,他唯一透露的技术细节就是公司发展超大规模集成芯片(VLSI),当然软件很关键。
Transmeta是Dave Ditzel领头的创业公司。Dave是Sun SPARC处理器芯片开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而SPARC是最成功的RISC芯片。Transmeta的主要投资者中就有微软的创始人之一Paul Allen。Transmeta的任务是创造多媒体PC的新引擎。
促使Linus来到硅谷的原因不仅仅是Transmeta的劝诱,还有他刚刚降世的女儿—Patrica Miranda,生于1996年12月。女儿的到来促使他想改变一下与Linux的长期关系。这位IT业的道士已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Linux2.0,而今他又专心致志于他的另一项创造——Linus2.0,我们又怎能埋怨他呢?
无疑,今年29岁的Linus已经为人类创造了一部恢弘的史诗。他本人也成了地球上最知名的程序员,互联网上真正的名人。某搜索引擎的结果显示:Sun公司CEO Scott McNealy有7192条相关信息,Oracle老板Larry Ellison为8580条,明星汤姆·克鲁斯为16604条,而Linux Torvalds则高达20419条。
当然,这部史诗还远未收尾,一场新的战争又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