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蚂蚁的作者洪以容1973年7月一个不是很热的夏天出生在上海,1991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95年毕业随后进入上海华腾软件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正式的软件开发生涯。199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系统结构专业,目前正在攻读研究生。在他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以后的那段时间里,他尝试开发出了现在著名的下载软件精品--网络蚂蚁。网络蚂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相继被国内外的软件下载站点和权威媒体评为优秀软件,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和支持。
东东包第一次采访洪以容是在去年的10月底,当时是就软件作者之间的合作问题向洪先生询问看法。话筒里传过来的声音沉稳而冷静,一如波澜不兴的湖水。我知道那一定是一个出色的程序员不可或缺的素质,只有沉静的性情才能在枯燥乏味的程序编写过程中拥有摆脱外界诱惑的定力。第一次的印象浮光掠影,但是我的心里认为他是一个对技术有着宗教般虔诚的狂热爱好者。对于网络蚂蚁的发展和升级之路我进行了足够的关注。当另一个国产精品JETCAR(现在已经改名为Flashget)从众多的下载软件脱颖而出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场棋逢对手的好戏。也许竞争带给蚂蚁了些许压力,不过蚂蚁的正式版还是拖到了今年的2月。正式版推出之日,东东包和伙伴们拍了拍手,大家眼神里都有着相同的看法:“终于出来了。”
蚂蚁的成功为洪带来了一笔可观的广告收入,还为他带来了良好的声誉和影响。但是出名的人往往会面对着巨大的压力和无数挑剔的目光。于是蚂蚁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要承受许多的批评和指责,尤其是网络蚂蚁的中文版问题和广告条问题,大家的批评甚至上升到了一个道德品格和民族感情的层面。面对责难,洪的心里有着不被常人所了解的痛苦和困惑,一种难以表白的抑郁。幸亏他的身边还有着深爱着他,支持着他的女友,还有着一大帮热情仗义的朋友。他咬着牙熬过了那段异常艰辛的时光。今天的他在繁重的课题研究之余,还在做着网络蚂蚁的维护工作和升级准备。他希望能把网络蚂蚁做成一个国产软件的精品,而且想把它推到国外去,让老外也用上我们中国人做的软件。
在逐渐的交往和了解的过程中,东东包感觉到应该把网络蚂蚁的作者的另一面呈现给大家。让大家了解到一个优秀的中国程序员的生活和思想,一些鲜为人知的小事情,一些不被人了解的酸甜苦辣,从而真正的认识而不是肤浅的臆测我们的软件精英们,他们的一切一切。我希望大家能够给他们多点鼓励和支持,多点宽容和善意,多点体贴和赞美,因为他们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希望。(东东包)
(下面的文字由洪以容的女友Nunu和东东包共同完成,包括了洪以容自己的故事,他和女友的故事,他和妹妹的故事,他和朋友们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当然有些事情我现在还不能写,估计要五年之后才能写出来。:))
网络蚂蚁的成长过程其实也是网络蚂蚁作者洪以容个人的一个成长过程。在写网络蚂蚁之前洪以容在同事们的眼里只是一个比较高手的程序员,在父母眼里只是一个对计算机痴迷的儿子,如果不是在那一霎那他想到了多点续传的点子,如果不是他的好朋友婉拒了替他把这个主意写成代码(我先要说一句,他之所以想让别人写这个程序,是因为他比较“懒”,这是洪以容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在接下来的事情中很多对网络蚂蚁的意见都取决于它的这个特点),如果不是他正好在家里等着考研的结果,那也许到现在他也还是老样子。但是这三个条件都成立了,于是中国最好的下载软件 = 网络蚂蚁 = 洪以容这个等式就诞生了。
98年6月份第一个测试版本的网络蚂蚁出现在电脑之家的下载区。由于它的短小精悍和快速的下载功能,很快就在网络中散布开来。很快洪以容收到第一个用户的来信,于是从此开始了漫漫的升级之路。每天n次拨号,收email,回信,找bug,增加新功能,这些事情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工作。他的潜意识当中意识到他的新的一种生活方式到了,和以前的截然不同的一种生活。一个伟人曾经说过: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他正是站在了Internet这个巨人的肩上才看到了那片天地。可是不懂电脑的父母难以理解儿子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电脑前面,父母希望儿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到社会上去为生活打拼,而不是夜以继日的和电脑相处。得不到理解的洪以容也很苦闷,因为这个时候网络蚂蚁也已经到了一个没有什么突破的地步,每天的用户来信越来越多,问的问题也大多数很简单,为了负责,他不得不化很多时间去回答用户的问题,而在开发方面,也只能对蚂蚁增加一些小的功能,修改一些小的bug。 显然这个时候的洪以容需要一些新的动力。
于是这个时候他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