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兴东)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加州硅谷的一次会议上,盖茨发表了一篇关于IT业未来方向的演说。随后是发问时间。一个美国工程师对盖茨说:“我正在找工作,我工作过的两间公司都被贵公司挤跨了,因为贵公司发觉到我们的产品很有前途。我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儿,她的梦想是有一个小沙池和一付小秋千。我不敢奢望一间您那种豪宅,我只想买一间带一个小后院的房子。小女儿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买房子,我告诉她,要等到我有稳定的收入,银行才肯贷款给我们。我来开会前,小女儿嘱咐我问清楚您,什么产品是您肯定不会去做的,以便我好选工作。另外,很对不起,我不想替您工作。”
1999年,《福布斯》公布全球富翁名单,盖茨再次以900亿美元遥遥领先,稳居世界首富之席。盖茨创办并领导的微软无疑是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盖茨无疑是最成功的商人之一。他的举止与他的成就总不协调。说话尖锐高亢,满口俗话,态度傲慢甚至粗鲁。但是,他的动作又隐藏着充沛的精力和高昂的情绪。盖茨是世人羡慕和敬畏、奉承和恐惧的对象。这些强烈的情绪,令人无法对他的行为做出理性和正确的判断。但无论你爱他、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有人说:“盖茨对软件的贡献,就象爱迪生对灯泡的贡献一样,集创新者、企业家、推销员和全能的天才于一身。”而Mitch Kapor则说:“他精明干练、飞黄腾达、冷酷无情且缺乏道德。他是个恶毒的欺凌弱小的人。”
盖茨的成功是商业达尔文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联姻下的奇迹,也是自由竟争和市场强权双重杠杆游戏下的神话。盖茨的故事必然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他的成功在《微软的秘密》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概括总结,值得所有企业尤其是软件企业的借鉴和学习。但本文选择另一个角度,透视他的发家史,也别有趣味。因为仔细研究发现,盖茨的成功并不是必然的,而是来自许多偶然的机遇,来自许多人的铺路和帮助。当然最大的还是神助。可是在微软和盖茨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温情”、“恩人”这个字眼。尽管如此,历史总将是历史,它将还原在书本上,还原在人们的脑海里:微软是偶然帝国。
从小就是电脑迷
比尔·盖茨, 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父亲是律师,是他早期打官司的重要帮手。母亲是教师,后来在盖茨与IBM历史性的合作中起过关键作用。
盖茨从小欢快活泼,是一个高能量的孩子。不论什么时候,他都在摇篮里来回晃动。接着又化许多时间骑弹簧木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摆习惯带入成年时期,也带入了微软公司,摇动了整个世界。
盖茨自小酷爱数学和计算机,在中学时就成为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伦(Paul Alan)是他最好的校友,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棋的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前面提到的数字设备公司的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诸如排座位之类的,小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在程序上略施小计,使自己座位的前后左右都是女生。
1972年的一个夏天,年龄大3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的杂志,翻到第143页上,指着一篇只有十个自然段的文章,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尔的公司推出一种较8008微处理器芯片。两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摆弄出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内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于是又决定成立了一家命名为“交通数据公司”(Trof -O-Data)的公司,这名字听起来真像诗一样动听。不过,两位少年的游戏很快结束了。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叫“甜井”的电脑公司找到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位伙伴经常会面,探讨电脑的事情。1974年春天,当《电子学》杂志宣布英特尔推出比8008芯片快10倍的8080芯片时,比尔和保罗已认定那些像PDP-8型的小型机的末日快到了。他们在新芯片背后已看到了对每个人来说堪称是完美电脑的辉煌前景:个人化、适应性强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出个人购买力。一句话,英特尔的8080芯片将改变整个工业结构。
以法律解决恩人
如果苹果砸出牛顿的智慧一样,个人电脑突入盖茨的脑海也有一个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众电子学》杂志,封面上Altair 8080型计算机的图片一下子点燃了保罗·艾伦及好友比尔·盖茨的电脑梦。
这台世界上最早的微型计算机,标志着计算机新时代的开端。这个基于8008微处理器的小机器,却是一位虎背熊腰的大汉的杰作。他叫埃德·罗伯茨,他经营的MITS公司陷入困境,情急之下发明了这台微机。还在哈佛上学的盖茨看到了商机,他打电话表示要给Altair 研制Basic语言。罗伯茨将信将疑。结果,盖茨和艾伦在哈佛阿肯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干了8周,为8008配上Basic语言。此前从未有人为微机编过Basic程序。盖茨和艾伦开辟了PC软件业的新路,奠定了软件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75年2月,大功告成,艾伦亲赴MITS演示,十分成功。75年春天,艾伦进入MITS,担任软件部经理。念完二年级课程,盖茨也飞往MITS,加入艾伦从事的工作。他们已有创业的念头,但在Basic被广大用户接受之前……这当然离不开罗伯茨的Altair……他们是不会离开罗伯茨的。他们有待羽翼渐丰。
微软诞生于1975年,但当时微软与MITS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确切地说微软“寄生”于MITS之上。75年7月下旬,他们与罗伯茨签署了协议。期限十年,允许MITS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和转让Basic及源代码,包括第三方。根据协议,盖茨他们最多可获利18万美元。罗伯茨在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生意蒸蒸日上。借助Altair的风行,Basic语言也推广开来。同时微软又赢得了GE和NCE这两个大客户。盖茨和他的公司声名大振,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许多。
盖茨和艾伦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公司上,但他们仍在MITS兼职。1976年底,MITS内部出现波动。77年罗伯茨将MITS卖给Perterc 公司。Perterc要把软件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这个争端最后诉诸仲裁。在盖茨父亲及其律师朋友的帮助下,盖茨侥幸获胜。若干年后,罗伯茨仍忿忿不平,觉得自己被人出卖了。因为MITS已经付足了20万美元,应该取得这批软件的所有权。“真是倒霉,这个裁决完全是错误的”。盖茨也承认这个裁决对罗伯茨是不公平的。
但1995年,盖茨与艾伦的对话中,谈到此事时,口气已完全不一样:“他们想把我们饿死,我们甚至付不出律师费,他们想以此(指停止给钱)逼迫我们就范。我们也差点妥协了。”此时,功成名就的盖茨开始以一种仇恨的语气来回顾这段至关重要的历史。因为这就是微软颇不寻常的起步。如果输掉这场官司,盖茨不得不从头再来,今日微软的历史就得改写。艾伦回忆道:“这场官司让人心有余悸。如果我们输了,我们就得从头再来。比尔让他老爸出点子。我们一直如坐针毡。但这以后,微软再也没有借过钱。”
罗伯茨这位微软的“功臣”,也因此成了微软的“罪人”。 盖茨以法律武器,解决了自己的恩人,从此法律成了他唯一的恩人。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正是MITS,确定了盖茨和艾伦作为程序员的地位,跻身这个新兴行业。是MITS,积累了微软发展的第一批资金。同时他们目睹并参与了MITS从设计到生产,到宣传到销售服务的全过程,锻炼了市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