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一位北京的朋友乱策中国历史与人性的时候,谈到《中国人史纲》,他说还没有看过。我说送你一套吧。他问作者是谁?我说是柏杨。他马上说:蛮不喜欢这个人,感觉好狭隘。我则回答说:《中国人史纲》值得一看,不要因为那本流传甚广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而遮住了你的眼睛。:) 刚才自己没事拿出书柜里的这本书承翻了翻,觉得应该将它介绍给大家,于是写下了这篇评论:https://www.xiaohui.com/book/zhong-guo-ren-shi-gang.htm
在大陆,谈到柏杨,不少人便会想到《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在这本书中,柏杨抓住小老百姓进屋脱鞋的脚臭、楼下阿婆打麻将的噪声、公司上班族的你争我斗、男人的头发、女人的丝袜等等话题,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恶习、负面性格和狭隘心理。此书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版之后,广泛流传于华人世界,一时洛阳纸贵,直到今天仍有较大争论,许多人也由此认为柏杨是个狭隘、偏激的人。
但是,柏杨的著作,并不仅仅只是《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今天要说的这本《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九年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巨著。全书近 80 万字,从盘古开天讲起,一直讲到清王朝末期。历史课大家都上过,但如果现在要你再去翻翻那些历史教科书,估计会让你晕晕欲睡。但是这本书不会。我是 2006.09 在当当买的《中国人史纲》一书,全套分上中下三册。当时拿到手后,连蹲马桶都没有放下,用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雷颐对这本书有一段评论,我觉得很中肯:“这本书既不是不痛不痒、很规范的教科书式的历史,同时它又不是充满激愤的年轻人完全凭着感情在那里控诉什么、揭发什么,柏杨他是洞察历史、洞察世事,是一个睿智的智者在那里对中国历史进行方方面面的剖析。实际上他是在探讨中国历史最深层、底层究竟是什么样,他的这种探讨使我们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好,作者在每个篇章经常一针见血的指出历史事件中的关键人物,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鲜明的态度,使历史不再是正史中的帝王将相、王朝轮替。他突出关注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人”的地位:中国人是怎么生存的,中国人的各种政治关系与制度是如何发展与变更的,他在书中谈到的一些历史规则、官场定律,对比现实,仍不失其准确与敏锐。--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名为《中国人史纲》,而不是叫《中国史纲》的原因。
也许自己是个程序员的缘故,就算是看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人文资料时,我喜欢那种条理分明、脉络清晰,用数据说话时,附上对比图表的文章。——可能这也是许多开发者的职业习惯。《中国人史纲》在这点是十分符合我的胃口,再复杂的事件,人物关系,经他的整理,一看就懂,让人不容易犯晕。例如他谈到中国古代的驿站传递公文制度时,为了让读者对古驿道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他以清朝的道路为例,用了一表一图来描述,我用数码相机翻拍的图片如下:
他把驿道的古称、现代的起讫、经过的城市、华里距离、所用的时间、加急又是多久,很详细的列了出来,并且,还附上了个地图,标出驿道的线路:
他的描述文字如下:
下面表格,显示出十八世纪之前,我们如果骑马对若干重要城市作一次访问的话所需的时日。那是十八世纪清王朝,从当时的首都北京到各地驿站的官定行程(最后一项从包头到喀什,是普通的商旅行程),它说明中国人对这个庞大国度的长久凝结力量的韧度。那虽然是十八世纪清政府时的规定,但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纪元前三世纪跟匈奴人作战时代,在交通方面,二千年间只有稍稍的改进,很少突破性的变化。
“限期”是驿站传递公文书时以马匹普通速度作为标准,也就是以骑马的正常速度作为标准。“加急”多半用于军事行动,凡加急的驿站递送,本身的动作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镜头:驿马以四足高地的速度狂奔,铃声可传到一公里以外,下一驿站听到后,日夜都在待命的驿率,立即上马飞驰。当后马追及前马,两马相并时,马足不停,即在马上将公文书交递。驿马往往因狂奔过度而倒毙,如果五年内幸运不死的,它就成为宝马退休,由政府饲养,不再作工,以酬庸它对国家的贡献。
这种速度当然不适合普通的商人和旅客,但它正是庞大国土的动人标帜。东西两洋历史上只有少数帝国,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稍后的蒙古帝国,帖木儿帝国,可以跟中国这种马行一百零五日的情况相比。但他们都已被时间抹灭,只中国迄今巍峨独存。
注意两地之间的距离,里数相等,并不是说行程、日数也会相等。像山径崎岖之类的障碍,能使速度锐减。表格上的日数,是以马匹为主。如果我们从马背上跳下来,改为步行,日数恐怕要增加三倍到四倍。
这样的文字与图表,让人读起来很轻松,亦加深了解。
他的章节,不以王朝替更来表示,而是直接以 100 年为单位。在这100年中,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在每个 100 年的末尾,还附上东西方世界文明的发展对比,这点可谓独具匠心、用心良苦。16世纪开始,西方科技文明飞速发展,从此东方与西方走上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看看历史的走向对比,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一些细节很值得一看。书中的大的历史事件,只要读者上过初中,基本上都了解。但有许多历史细节出现在一本“史纲”这样的书中,还是第一次见到。例如伍子胥鞭尸三百事件,大多数历史书上只会谈到其大致经过与结果事件,说“楚平王误听谗言,将大夫伍奢全家斩尽杀绝。伍奢次子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吴国,成为吴国重臣,后率领军队攻破楚国都城郢,将楚平王掘墓鞭尸”。但楚平王听的是什么谗言? 为什么要赶尽杀绝? 我们不得而知。而柏杨用两页的篇章,说得一清二楚,大致情节如下:
楚平王芈弃疾当时为了联秦制晋,曾为儿子芈建聘下秦国国君的妹子孟嬴作妻子。结果呢,孟嬴进宫后,这位做老爸的见儿媳漂亮,就留住不放,一年后生下一个小儿子芈轸。小儿子芈轸背后的谋士费无极担心等楚平王死了之后,大儿子芈建及位,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他诬陷芈建谋反。而伍奢当是时芈建的宫廷教师,楚王质问说:“太子谋反,你为什么不检举?”伍奢当面拆穿这个老淫棍的假面具:“大王已经夺去了儿媳,如果又要谋杀儿子,你于心何忍?”于是伍奢入狱,芈建出逃,小儿子芈轸太子登基之后,伍奢被处死。这才有伍子胥出昭关一夜白头,磨刀十六载,回攻故国鞭尸三百。
这样的历史细节,很黄很暴力,比起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宫延阴谋剧要很好很强大得多了,但课堂上的历史书,是不会告诉你伍子胥复仇与楚平王跟儿媳搞到一起有什么关联的。又例如那个有名的汉朝陈汤,史书上只会一笔提过此人,基本上都不会提到他那句广为流传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话。柏杨则将其来龙去脉写出来了。编写正史的人,一般不会对人物做出明确的评价,认为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但柏杨这本书写的正是“人”,他有自己的立场,敢写。
但也不能把《中国人史纲》给捧到天上去。:) 谈到这本书时,一般都会提到此书是由柏杨于狱中历时九年而成。许多人都会惊叹其顽强的毅力。但也要看到: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对关押自己的政府都会有所怨气,对与他有相同境遇的人会同病相怜。所以柏杨对于中国历史上的黑狱制度,抨击比较多,例如司马迁事件、岳飞事件、明朝的东厂西厂等。另外,我也不认同他对清王朝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