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呆了两年,一直以为自己不喜欢这个城市的生活。但在 2001 年秋天真要离开的时候,心中确又有几分难以形容的不舍感觉。
说自己不喜欢北京,可以罗列出一大堆的理由的:
1. 北京的气候让很多人受不了。北京温度高的时候有四十二三度,—— 我记得是去年还是前年,天气预报曾报过一次42.6℃的高温,有据可查的温度是前年的 1999.07.24 日,北京最高温度为 42.2 ℃;,冷的时候则是零下一二十度,——根据北京环保局的报告,1999年北京最低气温为-12.2℃。一个城市一年的温差,竟然有五六十度。下面两份有关 2001 的北京极端气候的报道,分别来自新浪新闻中心和北京环保局:
京城今夏可能改写高温纪录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
昨天是北京今年入夏以来遭遇的第二个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第一个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出现在7月1日。据统计,6月以来,北京市最高气温达35摄氏度以上的天数已经有13天。去年(1999年)北京最高气温为7月24日的42.2℃。
1999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来源:北京环保局
……1999年度北京地区,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2.2℃,比1998年高2.0℃。
还有时不时的沙尘暴,遮天避日,黄沙漫漫,给人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 我这几年糊里糊涂地跑过一些其他南方城市,例如深圳、广州、苏州、上海,感觉都比北京好。
2. 北京的饮食也很让我们很不习惯。湖南人对甜食和面食受不了。特别是做菜大多喜欢放一种酱或者淀粉,——我搞不清是具体成份是什么,反正很多菜都是粘糊糊的,这边的朋友大多爱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是在外面餐馆吃饭,公司每搬一次家,我们几乎要把新地方的几条街上的每一家餐馆吃个遍,一般按照树的左序或右序遍历算法,一家一家吃过去。直到选到一家好的餐馆为止。吃久了,老板一般都给我们打折。不过在北京安稳下来后,租了比较好点的房子,有几个老乡住在一起,于是自己做饭,感觉好多了。
3. 说到租房,北京的住房更是许多流浪在北京的IT人的心头之痛。随便一点的两居都是2K左右。并且北京的房屋中介行业收费贵(—— 一般中介收费是房租的一个月租金,但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大多是收月租金的一半,另一半从房东那里收),操作极不规范,与中介发生纠纷是常事。如果图便宜,就得往北京的三环四环之外租了,但路远的话,经常在路上堵车堵得你一点脾气也没有。我不大喜欢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因此一般把房子租在靠近公司的地方,虽然贵点,但很方便。在北京的几年,公司搬过三次家,我们也随之租过三个房子,一般离公司就几分钟的路。
相比气候、饮食与租房,最让很多人受不了的,就是北京的暂住证制度,如果你没有暂住证,那些戴盖帽的,戴红袖章的,甚至连既不戴盖帽也不戴袖标的人也可能来检查你。北京政府也挺搞笑,连暂住证都分为 ABC 三等。嘿嘿,我拿的就是C类暂住证了,属于那种最底层的外来人口。检查不合格的结果一般是先把你关到昌平去晒沙子挑砖头什么的,为自己被遣返原籍攒路费,然后遣送回乡。“到昌平拉沙子”对在北京的很多外地人来说,是一个很恐怖的词。
1999 年、2000 年以及 2001 年我在北京的几年里,办个暂住证的花费是 188 元,如果你是MM的话,还得有什么计划生育管理费之类的东东,加起来两百来块左右吧。根据《北京日报》报道,今年9月就有237万外地人口办了证,新浪上面有报道:
北京为237万人换发新《暂住证》 创历史新高
来源:新浪新闻: http://news.sina.com.cn/s/2001-09-07/351213.html
中新网北京9月7日消息:北京市对全市范围内外来人员统一换发新型《暂住证》的工作已于昨天结束,全市登记、换证的外来人口达237万人。...
据悉,实行A、B、C《暂住证》制度和《暂住人员临时登记证》制度是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此次换证工作登记办证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这一个“创下了历史新高”的政绩背后,我作为一名在北京按章纳税,规规矩矩地交纳了暂住证管理费用的打工者,我很想知道,这笔钱倒底花在了什么地方?算一算啊:237万 * 188.00 RMB/人 = ? 天啊,4.5个亿啊!而这仅仅是只是一次“统一换发新证”行动的收入!“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一年下来是多少?两年下来是多少?不知道这笔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受谁的监督?至少我是很少看到有什么真正为外来人口办实事的项目。
关于北京暂住证,有这么几件真实的故事:
还记得我们读初中时学过的那篇马丁路德的“我有一个梦想”的讲演吗?---几十年前,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发表那篇著名的演讲。国内的媒体经常报道其他国家的种族歧视和贫富不均,我想,还是不要嘲笑别国的白人鄙视黑人,不要嘲笑别国的富人鄙视穷人,因为在我们自己的身边,一纸户口所赋予人的特权和这相比,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虽然我对户口、暂住证有着深深地痛恨,但对于北京人,或者是我现在面对的上海人,我从来没有特别的看法,相反,我觉得很多的北京朋友很不错,特别是年轻的朋友。我经常在一些论坛上看到许多网友挑起地域之争,骂完北京人骂上海人,骂完上海人骂河南人,骂完河南人骂新疆人……何必呢?其实大家都是中国人啊!这笔帐,应该算在谁的身上,其实稍有点脑子的人都清楚,我们不应该把这笔帐帐算到某个城市的居民身上来,或许有天错个位,把你换成他,他换成你,你又会如何?现在在很多城市,仍是一样,只要你是外地人,你都逃不掉。象我的家乡长沙,对待外来人口的管理也是如此。——我侄女在长沙市区工作,家是是长沙郊县的,没有城市户口,每次搞个什么运动,也得东躲西藏,提心吊胆的。
但不管怎样,我相信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打破,毕竟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
写这些话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些话该不该说,能不能说。毕竟这只是一个承受不了什么外来打击的小网站。但这毕竟是一个在北京工作了两年多的IT人的真切感受,也许这也是绝大多数为各个城市经济建设贡献着青春与智慧的外来人口的感受,所以还是贴了出来。
但我离开北京的原因,倒不是因为暂住证和户口之类的东东。我在北京的这些年,一直过着很简单的程序生活,平时没事也不会去大街上溜达,我租的房子离公司很近,相
以下是被引用的文字:的吗?!!本不想说不好听了,太对我些人只能说声QNMD!!!外地人怎么了,要没有外地人你们早不饿死了,听说07年要赶走100万的外来人员,真是没有天理了,给你们把高楼大厦建起来了就赶人家走,你们TMD还是不是人呀,真是太没有人性了!本来觉得北京还可以,但现在觉得的北京。。。。。唉,中国人的悲哀呀!社会就这样了,只要你没权没钱你就是再有理也没用,就应了
为人民服务
以下是被引用的文字:中小刘说的那句名言:开好车的就一定是好人吗?!问一声:有北京户口就一定是好人吗?!!真希望这么黑暗的制度能早日废除!
天下无贼
北京开查暂住证 媒体称与奥运精神格格不入 2008-02-23 17:16:15 新华网
据《法制晚报》报道:北京警方将从2月22日起开展代办暂住证服务专项行动,对全市尚未办证及新来京人员进行逐一登记,符合办证条件者将全部办证;对证件有效期已满的,逐人重新审核换发新证,实现“依法登记办证,共创平安奥运”。
从媒体的报道看,北京此次换发暂住证专项行动势头生猛,既要“逐一登记”,又要“逐人审核”,大有让所有在京外来人口“人手一证”的趋势,而且还扯上了奥运会的大旗。此举令人费解。
暂住证之弊,早已是人所共知,不仅涉嫌歧视,还限制了本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的自由迁徙,助长城乡之间、原住居民与移民之间的感情隔阂,而且,随“证”而来的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更是令人深恶痛绝。特别是随意查验暂住证,任意扣留人员,以各种名义捆绑收费,并以野蛮方式“执法”,只能加深城市流动人员的强烈不满和抵触情绪。实践早已证明,暂住证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实际意义和效果非常有限,同时,暂住证本身的合法性已越来越受到舆论的质疑。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各部委(如公安部、财政部等)和省级政府均无权自设行政许可,尽管省级政府可以设立为期一年的临时许可,但是一年后他们必须报请同级人大批准,形成法规后公布。然而,到现在为止,全国没有一个省级政府通过有关暂住证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也不例外。
有鉴于暂住证之弊,从2006年开始,国内许多城市开始着手研讨有关改革。北京等许多城市,在当年也曾提出将用居住证取代暂住证,实施“一卡通”式的居住证制度设想,在居住证上附加外地人口在当地考取驾照、购买商品房、买车、社会保险、金融信贷等多项社会服务功能,这些设想都曾获得舆论的掌声。但事到如今,又以奥运的名义,让所有外地来京就业的人口都回到暂住证时代,显然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开放的北京,不仅是对外国人开放,更首要的是对本国的公民开放,让所有公民能共享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办人文奥运,呼喊“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首先应当消除不合理的居民身份歧视,没有公平的身份,大家怎么有相同的世界,又怎能有相同的梦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暂住证与奥运精神格格不入。(康劲)(中国青年报 )
来源:http://news.QQ.com 2008年03月03日10:48 检察日报
程海认为,暂住证所依据的三部规范性文件违反10余部上位法
2月25日,律师程海向北京市昌平区法院递交诉状,要求法院依法撤销昌平区公安分局为其办理的暂住证。次日,程海又以邮寄方式向北京市东城区法院递交诉状,将北京市公安局列为被告,请求确认其制作《北京市暂住证》文本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程海认为,北京市办理暂住证所主要依据的三部规范性文件——公安部《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公安部《暂住证申领办法》、《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户籍管理规定》,违反10多部上位法。
程海认为,办理暂住证的行为违反宪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定,“非法为外地户口公民实现四项基本经济权利(居注租房、就业、设立经济组织和参与经济活动权利)设定暂住证为前置条件”;违反立法法、国务院组织法,属于越权“立法”;广泛侵犯国家建设行政管理、劳动行政、工商行政管理等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属于违法越权行政。
“我国唯一生效的户口法律《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因私事外出户口登记的周期为三个月,而北京暂住证却要求一年一办。”程海说,三个规范性文件是以暂住证来对抗常住户口的依法迁移。另外,户口登记条例也没有授权公安部和北京市政府制定任何户口登记方面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此外,程海在诉状中认为,北京市办理暂住证,还违反居民身份证法、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以及公司法、公司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规定等,是以暂住证形式对公民的正当权利设定前置条件。
程海对记者表示,该三项规范性文件已经违法施行了12年至23年。立法法施行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这些规范性文件理应在清理之列。
据记者了解,这是继提出户口迁移、外地婴儿在京上户口遭遇歧视等诉讼之后,程海提出的又一起与户籍相关的诉讼。虽然前几次诉讼都没有成功,但程海向记者表示,办理暂住证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等540万北京外地户口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违法行为一天不停止,他的诉讼也不会停止。据悉,律师李苏滨也作为原告于2月25日状告昌平分局办理其暂住证的行为违法。(记者宋识径)
Quote:
奥运的不便
我的网银转帐被银行中止了,打电话询问,得到的官方回复是这样的:“为落实奥运期间加强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进一步提高网上银行……对于此次调整对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接线员在电话里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免费的软证书不安全,想要继续使用网银的办法就是购买加密U盘——那之前你们为什么使用软证书呢?那时候怎么不怕不安全——“为落实奥运期间加强风险管理的……”她继续说。我尽管不谅解,但是对这路融国际惯例收费和中国特色服务为一体的宝货银行,其实早习惯了。只是这次它们干起缺德事儿又扯上了奥运会,分外地让人恶心。
奥运会本来是一个国际性的体育活动,并不以国家为单位承办,主角是北京和北京市政府,也可能和北京市民有关,但是自打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全国各地很多人就带着一股悲愤的劲头在搞,一会儿游街一会儿抗议,搞得大家都神经紧张,思维错乱。
我注意到的兆头就是北京汽车试行单双号,我要是只有一辆车的北京市民就可能不愿意,万一我着急用车怎么办,你们当时申办的时候也没问我啊?我要是个没车的市民就得安慰他:“活该,叫你丫买车。”前几天听说奥委会的视察大员充分肯定了这个做法,我想我可能错怪了北京,高估了奥委会。
单双号既然是防车,那么下一步就是防外来人口了,当时我预计,届时不再使用生硬词语的北京民警会逐个做工作,劝外地务工人员暂时回乡参加当地建设。而据Chery说,“7月1日以后停止在境内签发和续签外国人签证,我老公必须回国半个月(至少)。”(之后她就崩溃了,四处收集有关这运动会带来的麻烦)我听到这消息多少平衡了一点儿,北京终于做到了不分国籍,只要没有暂住证,一律驱逐。虽然伟大首都是我们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我总觉得它拿我们当外人,就像家里一请客就不让小孩子上桌吃饭,去你妈的,不吃就不吃。
然后北京就得关闭各种不体面的小生意,收拾各类小商贩,有关部门敏感性的这根筋崩都甭得格外足。遍地旌旗,满街标语,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在公园和街头布置一堆堆的又会打太极拳又会说英语的胖老太太。我听说现在外国人明戏着呢,那么大的城市收拾的驴粪蛋似的未必就不会被看破。
以后再出台奥运统一加油手势、奥运小姐统一笑容的时候我就坚强了,反正我已经打定主意奥运期间不看电视不看报,通过做家务迎奥运。
我们所在的城市只是火炬最后经过的几个景点之一,市中心的一条干道半个月以前就在修整,所有的沿街建筑立面都在粉刷,傻子都看出来火炬经过的路线了。半个月以前街道通知:上级指示,没事儿别去围观,以免出现意外情况。看来这传递让谁都觉得头皮发麻,不是传火炬是传山芋。说起传递,火炬在外国的经历才真叫复杂,我想申办之初没人会预料出现那种情况,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缺乏适应和了解的表现,奥运会是个窗口,不仅是让外面了解我们,也是我们了解外面,了解的结果就是:这个窗口平时该关上的时候还是得关上。
有一个经济学家曾经撰文分析,奥运会是中国经济跨越的起点,论据是日本举办了,日本就腾飞了,韩国举办了,韩国就腾飞了。我看这经济学家和火车站一带算命的骗子相彷佛,除非让朝鲜举办一次然后腾飞,我才能相信是我无知。如果说我对奥运会有什么心愿的话,就是:对我们自己人好一点儿。
Quote:
刘翔,请办暂住证
转自:http://www.mindmeters.com/arshow.asp?id=3049
《体育画报》=文 2008年4月21日作者:本刊记者 周圆 来源:体育画报 发表日期:2008-4-16 10:38:21 第41期奥运年,宣武区陶然亭附近街道打出“减少出门,为外国友人让出大道”的标语。
你是谁?
刘翔。
户籍哪里?
上海。
有北京暂住证吗?
没有。
跟我回派出所,依据公安部《暂住证申领办法》先罚50元,再依情况看是否接受警告处罚,或遣送北京昌平筛沙子。
我还得参加奥运会呢。
谁让你不先花5元钱办证?我们这是依法办事,人人平等,走!
这件事还未发生,但是并不代表它不会发生。包括刘翔、姚明等体坛大腕,以及所有在京备战奥运会的非北京户口参赛选手都有可能因为没有暂住证被扣。如果来北京看奥运会,没有先去派出所领一纸暂住证,或许“北京欢迎您”中就要为你加个“不”字了。
但凡来京,特别是待满一个月,就必须办证,这是规定。
对于那些一年中总有几个月在总局大院里挥汗如雨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规定最初只是一个传闻,或者是一把遥远的刀子,对他们构不成丝毫威胁。直到有一天,一条消息在各支训练队中传播——罗洗河被抓了。
2008年3月3日,围棋国手罗洗河九段正走在回棋院的路上,突然被几位穿着军大衣的人拦住。其中一人大声质问:“有暂住证吗?”罗洗河冷静地反问,“你是什么人,有证件吗?”军大衣语气强硬:“我们是派出所的,查暂住证。拿出你的暂住证,没有的话,跟我们走一趟!”
在军大衣们的前呼后拥下,罗洗河被“护送”到一警察岗亭。里头的长官冷冰冰地问:“你,干什么的?”“我是下围棋的。”听得这样的回答,长官皱着眉抬起眼。幸运的是,他对体育还有些了解,“嗯,你看起来有点面熟,好像有个下围棋的九段和你长得一样。但是我认识你是九段,其他人不见得认识。罚款就免了,速办暂住证,只需五块,下次遇到,罚款五十。”
前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得知此事,感慨之余却不敢多想,连忙安排人为棋手们办理暂住证,让这些国手们都“暂住”在中国棋院里。
棋院是太平了,一墙之隔的体育总局训练基地却为此事炸开了锅。不少教练员对这样一个奥运特色的暂住制度并不陌生,他们来京工作生活买房买车时都曾办理过,但是运动员也需要?从没听提起过!
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咨询,这一打听更了不得。在总局所属的崇文区派出所,办理暂住证的申请一直排到一个月后,证件到期要求续签的也得跟着排队。跨区办理?这又与“暂住制度”的规定不符,真的让运动员一个月别出门?
从2 月2 2 日至3 月3 1 日,北京警方在全市范围内核查流动人口身份证件。各公安分县局、派出所在流动人口集中地区,展开代办暂住证服务。国家体育总局作为奥运保障重点自然也受到特殊照顾“顶风作案”的罗洗河就是在此期间遭遇麻烦的。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表示,他们是为奥运安保创造安全和谐的治安环境。
以保障北京奥运会为由头,北京警方却未明确说明奥运期间,暂住证是否将作为流动人口在京停留的身份证明,而只是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北京市公安局2001年6 月10日开始实施的规定。规定中称,外地来京人员应当在来京后三日内办理暂住登记。其中,年满16周岁,拟在京暂住一个月以上或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人员,应当在办理暂住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暂住证》。不满一月按规定办理《暂住人员临时登记证》。两证为外地来京人员在京的合法居住证明,应当随身携带,以备查验。
将这一规定作为尺子去量那些非北京户口,在京备战、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会发现他们都符合“办证”的条件。一纸暂住规定判决了他们黑户的身份,奥运参赛主体成了被监管的流动人口。
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令废止《收容遣送管理办法》;2005年,北京市曾一度风闻取消外来人口暂住证,相关法规也将同时停止执行。然而,在奥运年,暂住证再度成为热点。留京门槛再一次被人为提高,宣武区陶然亭附近街道甚至打出“减少出门,为外国友人让出大道”的标语。
正当大多数运动队都在准备加急办证时,总局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协商拿出一个通融方案。奥运健儿们终于幸运地没有被强行要求办理《暂住证》,但他们接到了爱心提示:外出时携带总局身份识别卡,不然一旦被查,在领导来领人前,只得被“暂扣”。
Quote:
ao y期间外地人进京会受到影响吗?
近些天有的客户问到ao y期间来北京会不会受限制,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接受媒体采访的回答.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明确表示,ao y 会期间北京不会对外来人口实行任何限制措施。此外,北京不会出台政策对ao y会期间来北京的人实行限制。而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则以救助为主,不会采取强制清出政策。只要合法,不管是不是在北京ao y会期间,我们每一个人或者结伴都可以随时自由的进出北京(随身携带身份证这是必须的),除了特殊地段,我们都可以去。 况且,北京ao y会倡导:“人文ao y”“和谐ao y”。
http://limeng3252435.blog.163.com/blog/static/5587855620086233828586/
来到北京已经多年,感觉自己已经慢慢适应了这个城市,但却一直找不到归属感,因为目前还不是北京户口。
面对目前冷清的楼市,前两天北大一教授呼吁“购房落户”。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觉得写得蛮有道理。文章内容如下:
跳开救市谈“购房入户”更靠谱
2009年02月11日 08:14:26 来源:现代快报
最近,“购房落户”的议题被炒得很热。前两天,有北大教授杨开忠建言京沪等大城市出台购房落户政策,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2月10日,《南方日报》又报道了广东省房地产商会、省房协等机构向省政府提交包括“购房落户”在内的刺激楼市之建议。
相关建议被舆论批判得体无完肤,实乃意料之中。譬如,易宪容就批评此举会抬高房价,并涉嫌歧视低收入者。舆情汹涌,并不意味着相关建议完全没有被采纳的可能。有例为证:去年底,成都市已正式出台了购房落户新政;今年1月19日,武汉市发布了相关购房落户新政的细则;1月20日,重庆市推出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刺激新政17条”,也包括了放宽外来购房者入户限制的相关内容。会不会有新的城市加入前者的行列,我看是完全有可能的。
购房落户真的不可行吗?我认为,在户籍改革长期不能取得明显进展的背景下,购房落户不仅合理,而且也是一项公民权利。中国人都非常不习惯“中国人暂住在中国”的怪异情景,“购房人暂住自己家中”则更为荒诞不经。所以,在目前的国情下,购房落户反而不失为户籍改革的一大进展。
那么,这一政策受质疑的原因出在哪里?我认为至少出在两方面:一是出台的背景不合时宜;二是出台的动机极其错误。如果大家记忆力不坏,应当记得,上世纪末,我国停止福利分房初期,全国大部分城市都曾推出购房落户政策,以刺激楼市。后来当楼价高企,房地产市场一派繁荣之际,许多城市陆续叫停了这一政策,目的是为了控制户籍人口过快增长,减轻城市公共福利供给面临的压力。现在,当楼市一片萧条,专家与政府又重提旧策,功利主义倾向昭然若揭。
让户口成为调节楼市的经济杠杆,无疑是可悲的。也许那些地方政府在主观上并无此念,但在实践中,正是政府将户籍赋予了太多公民权利之外的内涵,才使得公民本身并不能完全支配这项权利。假如,购房落户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或者,外来人口也可以充分享受本地人口同样的权利,那么“购房落户”不可能影响到楼市价格,更不可能被商业经济所利用。
难道落户这项公民权利应当服从于发展商的需要?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落户不仅是外来人口的权利,同时也是一种公共福利。发展商作为纳税人,当然应当享受政府服务,外来人口作为纳税人,也不能例外。尤其对于购房入户的居民,能够拿出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资金在当地置业,足以证明其在当地的贡献以及“长住”而非“暂住”的事实。政府不能在征税方面速度很快,在公共福利投入方面却慢吞吞。
跳开救市动机谈购房入户,才是靠谱的。既然户籍不能一下子放开,那么先让一部分购房者“长住”起来,无可非议。至于入户可能带来的公共福利压力,则不应成为牺牲公民权利的理由。(椿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