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IT革命和人才战略启示录(上)


日期: 2002-04-19 14:00 | 联系我
关注我: Telegram, Twitter

  “计算机总理”和基础教育

  以IT为核心的高科技在印度的兴起和发展,与印度国家政策的引导密不可分。印度刚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局面,颇具远见卓识的首任总理尼赫鲁就指出,一个民族要获得真正的独立和振兴,就必须依托高科技的发展。为此,从50年代开始,印度就投入巨资,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在全国陆续建起了6个“印度理工学院”。这些学院的毕业生,逐渐成为缔造印度IT产业大厦的精英。

  1984年,拉吉夫·甘地开始执政,印度政府更将计算机的开发当成头等大事,甘地因而被印度国民亲切地称为“计算机总理”。90年代,拉奥就任总理,政府对IT产业的发展又推出了许多扶持政策:免除高科技园区公司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允许外商控股100%;免征出口软件商的所得税等等。1998年,印度政府组建了“国家信息技术特别工作组”,由总理亲自出任组长,制订了“印度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在税收、贷款、投资等方面采取优惠措施,全方位推动IT产业的发展。

  1999年,印度政府成立IT产业部,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立IT部门的国家之一。现任总理瓦杰帕伊同样是一个网络迷,他甚至能使用IT通话技术。印度政府对IT产业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也更趋广泛:在6个国家级“印度理工学院”的基础上,在各邦也开始设立“印度信息技术学院”,大力鼓励民间和外资办学,英特尔公司最近已决定出资帮助印度在两年内培养20万名信息技术教师,以普及信息教育。

  当前,印度在IT领域的教育已做到了从小抓起。全国2500多所中学均开设了电脑课,400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计算机及电脑软件专业。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体教育设施体系,截至今年3月31日,印度软件业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了34万人,而三年前仅有16万,其软件科技人才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此外,印度每年还对25万人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印度创造了无数从尖端的科技研发到基础的实际应用的梯队形人才。

  人才外流与“硅谷”奇迹

  印度早期IT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以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时代,印度的软件科技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只限于为西方电脑公司编写软件程序,产业多体现出劳动集约型的特色。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称印度是一个受缚于自制的轮椅上的巨人,只能仰人鼻息。当时,印度的IT科技人才都倾向于到政府的相关部门、国防部门和民用企业工作,以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苦于机会有限,许多一流的科技人才被迫远走他乡谋求前程。

  进入90年代,国际IT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调整,由以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过渡,软件对IT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这为印度软件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印度“硅谷”逐渐显出诱人的魅力,并开始创造举世称奇的神话。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于80年代开始兴建。80年代后期,国际卫星通讯的普及,使得西方公司普遍青睐印度庞大而廉价的人才市场,纷纷采用异地雇用印度人才开发应用软件的生产模式,因特网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外资更如潮水般涌入。仅1998年,班加罗尔就吸引外资11.4亿美元。迄今,在印度“硅谷”创立的高科技企业达到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班加罗尔已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被IT业内人士认为已经具备了向美国硅谷挑战的实力。

  除班加罗尔之外,南印度的海得拉巴同样是一个发展IT业的宝地。这里兴建的高新科技园区,吸引了当今全球顶尖IT业巨头的目光:美国微软公司在本土以外的第一个软件开发中心就设在这里,IBM、爱立信、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等大公司也都将海得拉巴视为海外发展的桥头堡,欧洲的巴安公司已决定将全公司80%的全球研究工作转移至海得拉巴。目前,海德拉巴集中了全球40家著名的IT公司,正集中开发目前世界三大热门软件:网络通信、服务器和加密软件。

  与此同时,早年至美国“硅谷”淘金的印度IT人才的事业走向成功,他们大多将资金投入到以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印度高科技园区,投资速度为年均每人20万美元。在雄厚的资金基础上,印度不仅成功地将“硅谷”用作振兴国民经济的一块跳板,而且使发展多年的软件开发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印度今年的软件出口预计将达到63亿美元,在美国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对全球32家软件公司颁发的“顶级质量”认证中,印度企业便独占了17家。(驻伊斯兰堡记者邹强)


 文章评论
目前没有任何评论.

↓ 快抢占第1楼,发表你的评论和意见 ↓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 Google AMP 版本。
欲查看完整版本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

 

程序员小辉 建站于 1997
Copyright © XiaoHui.com; 保留所有权利。